下面邵通专升本考试网为各位考生们整理了昭通统招专升本教育学考试重点,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继续往下看哦!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学说
学说主张
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
▶考点三、古代社会的教育
1.中国很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
2.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特点是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3.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战国时期,私学呈现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4.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5.古希腊的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的教育,具有尚武的特征;而雅典则具有崇文的特征。
▶考点四、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内部因素:遗传素质——物质基础和前提;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外部因素:环境——可能性/现实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考点五、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考点六、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2.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3.教育无目的论
由杜威提出来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考点七、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从纵向来看,双轨制在向分支制和单轨制方向发展
(1)双轨制: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它们是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
(2)单轨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3)分支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考点八、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九、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十、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考点十一、学生的主要权利
1.受教育权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人身权
(1)身心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3.财产权
一般而言,学生(幼儿)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考点十二、课程设计的泰勒目标模式
泰勒,美国的课程理论家,被誉为教育的“课程评价之父”。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确定目标: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2.选择经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组织经验: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评价结果: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真正得到实现?
▶考点十三、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考点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以上就是关于“昭通统招专升本教育学考试重点”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云南省昭通市专升本相关资讯,如昭通统招专升本动态、招生简章、统招专升本报名、招生院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专升本常见问题等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昭通专升本考试网(www.ynwls.com/shaotong/)。
云南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